吴幼华:以品牌展会带动智博会成为开放共享平
日期:2015-10-12 16:36:10 / 人气: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
以展示智能制造技术装备为主题的“中国(重庆)国际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博览会(简称‘智博会’)”日前成功举办,这是国内首创的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博览会,是国内首创的市场化运作的产业链展会,并在资源整合与区域布局创新,首次由5家全国性的行业机构整合上下游行业资源联袂创办的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国际专业博览会。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大战略中,以科技创新引领装备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提升。在本届重庆智博会的5个“成员展”中,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的“第26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MICONEX2015)”是“带头大哥”,在展会期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介绍了“智博会”从创意到合作、实践的过程,并就仪表产业面临的新机遇,和以行业活动促进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度阐述。
智博会纳5展会同台亮相 整合上下游行业资源联袂创办
“带着我们的品牌展会,联合几家行业协会在重庆联合举办智博会既是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也是因为中西部地区确实是需要有这种品牌展会。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领衔重要作用非常大。”吴幼华介绍,而且从在仪器仪表产业基础看,重庆有国内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全、系统集成能力最强的综合性自动化仪表制造企业川仪集团。而且重庆市人民政府非常支持智博会,还有非常先进的场馆,酒店、会议中心等配套的设施齐全,还有比较优惠的价格。
今年在机械汽车展览联合会的倡议和协调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五大全国性行业协会把“第26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中国(重庆)国际塑料工业展览会”、“中国国际油气技术装备展”、“中国(重庆)国际智造技术与机床博览会”、“中国(重庆)工具及装备展览会”同期同地举办,打造了“智博会”品牌,5个展会共占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7个展馆,总展出面积达8万平方米。实现了当时合作目标中的几个机械仪表类的展览会抱团取暖,形成了一个上下游的产业链。这样资源共享,然后信息共享,观众共享。展会吸引了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品牌企业、10多位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家相关主管部门领导。
据吴幼华介绍,智博会的名称和Logo已经工商局和商标居注册,今后几个发起协会和重庆都可以使用智博会的名称,办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博览会。这个是共享性的,开放的平台,希望共同促进国家智能制造业发展。
“多国仪表展”26届首次走出京沪试水重庆
吴幼华介绍说,仪器表产业在国民经济里产值不大,但是它的渗透和拉动力巨大。各个行业,都离不了仪器表。首先它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做任何科研、实验室,都离不开仪器仪表设备。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从事仪器研发者。仪表还是军事上的战斗力,现代的国防建设,国防军事拼的是高科技,都需要仪表测控。仪表还是社会生活中的物化法官。食品安全不安全?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都要靠仪器检测结果说话。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是中国科协全国一级学会,2012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5A级学会。由其主办的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的前身是多国仪器仪表展览会。吴幼华介绍,1983年举办仪表行业的展览会是行业组织,特别是仪器仪表学会这样机构的首创。多国仪器仪表展定位在以学术为主角,由中、美、日、英4个国家仪器仪表学会还有两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起,当时把行业活动的功能定位在五个字叫学、展、技、贸、转。学是学术会,技是技术交流,贸是贸易洽谈,还有展览,就是展览展示。转是成功转让。所以当时的多国仪表展不是单纯的一个展会,主要是目的就是吸引了大量的科技工作者,来加入这个活动。在技术层面跟国外实现对接,和国际上一些这个公司、院校、或者整个学术组织,在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的同时,大量的这个产业化的一些东西就对接,特别是把国外当时先进的一些技术产品,把国外的品牌公司,或者是跨国公司引进国内。
随着第一届多国仪器仪表展1983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以后,1986年又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此后是每两年一届,在北京和上海轮流举办。到1997年以后,改为每年一届,也是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轮流举办。此次是第一次离开京沪,到重庆举办。并与另外四个展会联手共同打造了“智博会”的品牌。下届2016年展会将在在北京,2017年在上海,2018年还将在重庆举办。
#p#分页标题#e#据吴幼华介绍,此次展会的展览现场依然延续了在京沪的品质,在展会同期,还举办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将仪式,授予了两家单位为“科研成果转化转让示范基地”。并举办了智能制造系列和科学仪器惠及民生系列学术和技术会议:国际智能制造技术高层论坛、国际过程分析与控制中国区论坛、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工程师执业发展论坛、环境与安全检测技术论坛、医疗仪器与生命科学论坛、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交流会等系列同期活动。
五大领域为“智造业”发展和活动提供了大舞台
吴幼华表示,仪表学会有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组成的学术机构,在科研和学术交流方面的需求是持续的。学会在做好目前的学术研究和会展活动同时,还要挖掘几个行业发展、转型面临的机遇。通过论坛、学术会议展览的形式来推动仪表行业在这几个领域的作为。
首先是“一带一路”战略。这是我们这个今后一段时间要强推的一个项目。因为企业很关注,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到底怎么走?怎么进行产能合作,跟国际合作,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第二是军民融合,这也是个大题目。现在好多仪表企业都兼做军工。而很多军工企业也有高科技,可以适当民品化,来推动行业发展,促进自身适度转型。第三是大海洋战略,我们的海洋国土350平方公里, 水下面,水面的,水上的,我们好多都要通过测量控制,通过自动化,舰船上的自动化,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所以我们要推进大的海洋战略。 第四就是切实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现在有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没法落地,没法形成产业。所以必须组织团队进行二次开发。第五就是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去年推行以前,我们已经做了,就是面向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把技术送到他们渴求的产业升级中去。(袁梓)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