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珠宝展看珠宝行业的“互联网+”

日期:2016-04-29 15:28:01 / 人气:

2015年9月10日,深圳国际珠宝展在会展中心拉开了序幕,展会展览搭建面积60000平方米,较2014年提升了7500平方米,展位约3300个,有1200家国内外参展商盛装参展,吸引全球超过28个国家与地区的逾四万名专业买家莅临参观、洽谈和交易。依托于雄厚的本地珠宝产业基础,深圳国际珠宝展览会被誉为国内最具规模、最多买家群体、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珠宝交易展览会。

从深圳珠宝展看珠宝行业的“互联网+”(图1)

 

传统珠宝受买家青睐

买家不爱钻石与黄金,偏爱蜜蜡制品、琥珀制品、石榴石等传统珠宝,尤其是蜜蜡的展台,个人买家和行业买家都表现了浓厚的兴趣,进行询价比价,以及精挑细选。

观察员采访到一位蜜蜡的买家,她觉得这次举办会展很符合她的胃口,她正准备做手链的生意,这里有加工好的珠子,银配饰,珊瑚,首饰盒等等,这些都是他将来要采购的,他留了不少供应商的联系方式,未来自己有需求,也不会在大海捞针了找合作商了,这样的一站式服务让她很省事。

众珠宝企业皆“互联网+”

展酷观察员在现场看到,不少的珠宝企业都打着“互联网+”“O2O”的广告口号,展商在展会现场也积极开展活动,包括关注微信抽奖,邀请观众参与线上活动与关注网站等。珠宝企业已经不再像以往一样,把展会当场一个直接销售的现场,都是通过展会而提升品牌效应,引起专业观众更多的关注,而把“销售”这个环节留在展后进行追踪。

本届珠宝展,还举办了首届珠宝电商行业高峰论坛会。会上提出了两大核心问题:传统珠宝企业未来要不要互联网?怎样互联网+?

展酷观察员在现场了解到,众多珠宝企业对此皆有明确回答,我们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我们要把握时机,将互联网模式重复融合到企业,是时候革新我们的传统思想,勇于挑战,敢于创造才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从深圳珠宝展看珠宝行业的“互联网+”(图2)

据了解,早在2004年,佐卡伊、珂兰钻石等品牌就进驻珠宝电商行业,自建B2C平台,线上大量推广品牌,线下建立自己的实体体验店,迅速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青年用户,成为首批依托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珠宝品牌。其后老牌企业周大福、周生生等相继进驻天猫京东等第三方综合性商城而成功转型,配合大量的线下推广活动从而取得不错的效果。而近年来,更出现一些珠宝的O2O平台。

那么,O2O模式是不是珠宝企业的必然之路呢?

从深圳珠宝展看珠宝行业的“互联网+”(图3)

总结O2O平台的主要才有三种模式进行运行:第一自建平台如APP、网页等;第二借势国内国外优秀的网上平台;第三结合线上线下相互交融实现双赢

自建模式的优势,自我发挥极致性,市场推广针对性,缺点时间长,前期搭建大平台人力物力是个无底洞,没有经验后期维护也是大问题。

借势的优势体现在成熟平台人气高,只要产品质量上乘,推广频率达到一定点,不愁销售额提不上去,缺点平台有一定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拘束的品牌的个性化发展之路。

结合的优势,这毋庸置疑是最好的一种模式,将传统与科技相互结合,将未来付诸于现在,现在推广打响知名度,线下进店试戴增加归属感。

从深圳珠宝展看珠宝行业的“互联网+”(图4)

未来“互联网+”时代,孕育无限商机,应运而生是挑战和竞争,未来的世界谁主沉浮,是否还有更好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开发出来,值得期待。

同时,展酷观察员注意到,虽然众多珠宝行业都纷纷进行“互联网+”,但是作为深圳珠宝展本身却没有大变化。从深圳珠宝展官网上看到,除了标题与展商观众登记是2015年之外,其余包括新闻资讯、展会介绍和推广方式等都是去年,甚至是前年的资料。在展会现场没有体验到之余,在网上也没有搜索到相关资料,珠宝展在“互联网+”浪潮中改变了什么。

展酷观察员认为,珠宝企业都改变了,作为珠宝展会是不是也要适时而变呢?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