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人对“互联网+”的理解误区
日期:2016-04-29 14:43:06 / 人气:
在处处倡导“互联网+”的大潮流趋势下,身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的会展业无疑也想要跻进前列。展览业为了靠近互联网,采取了很多技术上的创新和升级,但目前国内展览会的信息化发展还处于一个非常原始的阶段。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会展人的思想和行动则直接影响了整个会展业的发展,“互联网+会展”模式浮于表面化,与会展人的思想误区息息相关。
误区如下
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人的专利
对于新模式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是需要时间积淀的。许多会展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很难融进传统会展行业,与之匹配的互联网思维也只是互联网公司的专利。那就大错特错了!
互联网思维不是互联网人的专利,不是因为你在互联网公司你就具备这种互联网思维,也不是传统企业就没有这种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思考方式,它不属于哪一类人,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传统商业形态的不断冲击,直接导致了这种思维得以集中式的爆发。只要你能运用互联网思维发挥出会展业的优势,那你就是一名合格的互联网人。
“互联网+会展”就是取代线下会展
有人不肯接受互联网+会展,是在担心,如果融入了互联网,网络会展逐渐取代线下会展,未来从业人员都是技术人员,进而使自己失去存在的意义。
首先,要明确一点,网络会展的定位,是对于实体会展的补充和价值增值,而绝非取代。;网络会展跨越了时空上的局限,为参展商和专业买家提供产品展示营销平台,这与线下会展促进主客间互动交流、促进销售的性质起到促进和补充作用,而网络会展无法取代实体会展正如虚拟无法取代现实一般,展品无法触摸和观察,会给采购者一种不真实、不放心的感受,面对面地洽谈与协商也能增进交易的成功率。第二,也就回归上一条,互联网思维下的行业发展,并不是互联网人的专利!
互联网技术是展会最重要的因素
有些展会通过新兴技术的融合,比如APP、现场互动体验等引发公众的眼球,然后就将展会冠以“互联网+会展”的帽子,认为此次举办十分成功。
诚然,用互联网思维做营销,本身也是去博取眼球、获得关注和流量,流量思维本身也是互联网思维的一种。但是互联网仅仅只是颠覆了价值创造的规律,引起关注。展会真正的成功,并不仅仅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营销将展会传播出去,只有回归到本质,也就是用户体验,好的口碑与体验才是展会成功的判定标准。互联网最终还是要回归线下的高质量服务,借助大数据来提升用户体验,如果现场的参与度低、服务差,再怎么提互联网也只是徒劳。
互联网思维能解决会展过程中的一切难题
首先,需要申明,互联网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譬如平台短时间没有给展会或者展商带去订单,有些人就认为运用互联网模式发展会展业是失败的,是不可取的,从而再也不重视合作。这种想法是十分片面的!这就类比于如果在淘宝开店,淘宝就一定能保证给你带去订单吗?酒店进驻了艺龙,艺龙在开始时承诺一定会为你带来住客吗?不可能!然而每天还是有几千几万家的商铺在淘宝开业,这是因为什么?
互联网模式,提供多种渠道、多样的方式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你的信息更容易地送去消费者的面前,带去的是机会,不是承诺。而这个时代,我们不可能祈求任何人给自己承诺,成功的人恰恰是那些给了你机会,好好运用的人。本着运用互联网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否则就是不可行的思维方式来发展会展业,是曲解的。
商业习惯,决定成败;一知半解地否定,注定被淘汰!
上述误区表明,很多人并没有深入地理解互联网思维,就四处挪用,或者盲目否定,这直接阻碍了会展业的进步。我们应当正确地理解互联网思维,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以求更好地发展会展业,从传播、渠道、供应链到企业架构上全方位的融入正确的互联网价值观。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