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出展须学会规避风险

日期:2016-04-29 14:20:17 / 人气:

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从行业来看,如果高铁、核电、通信、新能源等高端行业及基础设施建设,是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主要行业和“走出去”的主要领域,那么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则是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的跟随者和配套提供者。目前,国家倡导、各地政府推动、有金融和信保支持护航的以大型中央、地方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产能合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跟随者和配套建设者的中小企业则是跃跃欲试、热情高涨。因此,一方面,中小企业加强与大型国企、央企的先头部队紧密对接,谋求在产能转移过程中与大企业合作,通过“曲线救国”“走出去”。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继续依托各种对外经贸合作活动和平台,选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加紧“勘探”、实地考察,争取比竞争对手先一步发现商机。

新形势下出展须学会规避风险(图1)

展会、论坛、考察是展览公司、行业组织在开展国际经贸合作中的主要商务活动形式。展会作为加强与国外经济合作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平台,其主办、承办、组团单位也积极在“一带一路”搭建、寻求好的展会平台,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探求商机、转移产品和产能的合作需求。对于已经多年在发达国家闯荡的出国展览业同样面临新形势下开发新市场的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展览市场既是前所未有的机会,同样也暗含着多重风险。

主要风险如下:

首先,是国别风险。国家发改委联合外交部做了60多个国家的国别调查,充分了解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的需要和诉求,最终以我国周边国家为“主轴”,以非洲、中东和中东欧国家为“西翼”,以拉美国家为“东翼”,综合确定了45个产能合作重点国家。这些国家政治形势不太稳定,中东北非动荡持续,宗教地区冲突也时有发生。还有些高度集权的国家,位高权重的个人言行能左右一个展会是否在这个国家如期举办以及举办效果。

其次,是经济上的风险。有些国家经济动荡,债务情况严重,财政、经济各个方面情况都不明朗。有些国家市场规制薄弱,法律不健全,经济政策高度不确定,监管机制运行不透明,汇率变化是其中最突出的经济风险因素。如某展览公司在津巴布韦主办某展,预先准备吃早饭的钱在半小时后,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化,已经远远不够支付展团人员的早餐费用,更不用说整个展团在一周内的各种展览费用的支付了,在当地各华人机构的帮助下,多方筹集资金才将展会顺利办完,展会的实际收益已经与半年前的预算收益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最后,是安全风险。很多国家治安状况不是太好,有些国家甚至有战乱,内部威胁非常多。会展企业通常都会带领几十上百家企业走出国门,队伍庞大,人员多元,如果当地治安状况不佳,给展团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涉及到参展人员安全,这是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风险防控点,这方面的实例举不胜举,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当然,出国主办、承办、组团单位面临和遇到的风险远不止以上所述,诸如签证、运输、通关、腐败、劳工保护(搭建现场)等都是出国展览行业经常遇到的常规问题。

在笔者看来,针对这些风险,企业需要针对性地根据自己的目标市场做好风险评估和管理,并根据企业自身的资源和实力谨慎选择目标国家和市场。

此外,政府也要从战略层面进行风险把控,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给出不同的市场进入的风险防控建议。不同于产品输出,产业输出、产能合作最终是需要以产业园区作为依托的。展览会的筹备和举办是相对短期的行为,中小企业通过展览会的平台找到合适的市场和机会后,要实现产业转移和产能合作,投资落户境外、扎根产业园区是个相对长久的过程,这就远远超出了出国展览企业对境外展览环境的风险评估和防控的范围了。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