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开幕
日期:2017-09-25 16:46:27 / 人气:
9月24日,由中国文联、北京市政府、中国美协主办的“2017·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届双年展以“丝路与世界文明”为主题,共展出来自五大洲102国567位艺术家的601件作品,成为全球迄今为止首个达到100个参展国家的美术展览。
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在展前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此次参展的601件作品作品包含外国(含特展)作品411件,中国作品190件,涵盖当代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以及其他多媒体作品。除主题展外,还设有格鲁吉亚、希腊、印度尼西亚、蒙古国当代艺术特展,及“从丁托列托到利兰加的艺术之旅”“北京双年展历届捐赠作品特展”六个特展。
展厅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为填补当前大型“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的空白,组委会专门组织国内美术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两件大体量的主题作品:一件是郑百重先生创作的6米长的国画《海上丝路新篇章》,一件是冯路敏等合作的8米长的油画《丝绸之路新篇章》。展览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国策的响应、践行,更是世界艺术家们展示才华的国际平台: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呈现“丝路”与“世界文明”的时空画卷,探寻人类文明交融的脉络,展示文明交汇的成果,续写世界文明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总策划刘大为在开幕式上介绍,本届北京双年展为方便民众观展,组委会特别设置了一些很暖心的环节:加大展签尺寸,作品说明等中英文导览信息增容。为弥补观众观看展览时不能触碰展品的遗憾,特意选取部分作品图像制成休息区凳子的座套,拉近观众和作品的距离。开通手机客户端支持的“网上展厅”,使无法来到现场的朋友通过自己的手机就能“观展”。另外,为满足国外对于“双年展作品集”持续增长的需求,专门通过外研社自己的英国出版机构尝试进行了首次海外发行。
展览总策划徐里说,在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本届中外参展作品的显著特征,是写实与浪漫两种风格交织、趋同与求异两种倾向并存。趋同与求异两种倾向之间的巨大张力,产生了东西方艺术交流融合而又异彩纷呈的壮丽景象。可以说,本届参展作品本身就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果,就是东西方文明在丝路题材上交流融合的艺术表现。
展厅现场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自2003年举办首届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参展国家从首届的45个增加到本届的102个,先后有4千多位各国艺术家参展,累积有百万人观展,展览的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日益提升,也为千年文化古都北京增添了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艺术风采。其中中非、斐济、几内亚、洪都拉斯、马尔代夫、巴勒斯坦、巴拿马、塞舌尔、坦桑尼亚、也门等国都是首次参展。
据悉,本届北京双年展还将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丝路与世界文明”的大展主题下,邀请策划委员、理论家、国内外参展艺术家、国际策展人、国际艺术机构负责人等各方面代表在“第七届北京双年展国内外参展作品解析”“当下国际美术创作与丝路精神的关系”等方面展开学术探讨。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