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24展,北京民生能否成为帝都当代美术馆的“扛把子”?

日期:2017-07-01 11:39:34 / 人气:

两年24展,北京民生能否成为帝都当代美术馆的“扛把子”?(图1)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外景

从2015年6月算起,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已经走过了两周年的历程。作为北京地区位数不多的活跃的美术馆,在过去的700多天里,北京民生共举办了24场展览、200多场活动,其中不乏诸如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中国行为艺术三十年文献展、民生二十周年行庆藏品展、向京大型回顾展等大型群展及个案分析。如果从当代艺术环境来看民营美术馆的运营状况,《Hi艺术》曾在一篇话题采访中提到,北京的美术馆似乎急需打一针“鸡血”。那么作为后起之秀,对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未来,馆长周旭君、和与民生在合作中结缘的艺术家、策展人又寄寓了怎样的期待呢?

北京民生两周年部分重要展览:

2015.6

民间的力量

2015.10

自转:夏小万个展

眼睛与心灵:印度当代艺术新的介入

2015.12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4

2016.1

时代的记忆:民生二十周年行庆藏品展

2016.4

铸浪为山:汤南南个展

廖国核:一万幢房子

踪迹:勒梅特夫妇的国际影像收藏

2016.5

线索·3

2016.6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5

2016.7

恒久与无常:张大力新作展

2016.9

向京大型回顾展+新作展

2016.11

中国行为艺术三十年文献展

征兆:邬建安新作展

后感性:恐惧与意志

2016.12

天女散花:李磊艺术展

2017.3

沈远:无墙

2017.4

醍昂——白明的国度

我们这一代:历史的语境与肖像

2017.6

妙手回春 1995-2017王迈绘画作品展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

运用金融管理的理念运营美术馆

两年24展,北京民生能否成为帝都当代美术馆的“扛把子”?(图2)

周旭君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

Hi艺术=Hi 周旭君=周

Hi:回顾过去的两年,如何看待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这一路走来的历程?

周:两年是一个时间节点,对美术馆来说,还是一个开端,是朝着目标前行的启航。回顾这两年的历程,我非常感谢我们的团队!应该说我们是一个有目标追求的美术馆,开拓勤勉,踏实努力,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确实付出了很多,有心血、有汗水,还有许许多多本该属于个人的休息时间。令人欣慰的是,美术馆两年的发展逐步获得了外界的肯定和认可,也取得了一些还算不错的成绩。两年内我们举办了24场展览、200多场活动,吸引了200多万现场及线上观展人群,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好评,在各大专业媒体评选的年度机构、年度展览、年度艺术家、年度策展人优秀榜单上均有名列,还获得了“年度公众影响力”等荣誉。此外,我们的品牌展览之一“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项目得到了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助;邬建安、汤南南两位2016年的个展年轻艺术家入选2017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显然,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在成为一个学术、先锋、开放、包容的中国当代艺术重要场域,为首都北京构筑了一个跨界思想碰撞,实验艺术生发和激发创造想象的文化活力平台。

两年24展,北京民生能否成为帝都当代美术馆的“扛把子”?(图3)

两年24展,北京民生能否成为帝都当代美术馆的“扛把子”?(图4)

两年24展,北京民生能否成为帝都当代美术馆的“扛把子”?(图5)

两年24展,北京民生能否成为帝都当代美术馆的“扛把子”?(图6)

6月25日晚,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两周年“MS美术馆之夜:共振”

Hi:作为北京为数不多的活跃的当代艺术民营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运营理念是怎样的?

    周:我们是中国民生银行创办的美术馆,是民生银行作为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文化公益事业的一项创造性成果。创新是民生银行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的先天基因,这种创造性也融入到了民生美术馆的血液里。另外运用金融管理的理念运营美术馆也是民生美术馆独特的地方。美术馆作为一个非盈利文化机构,运营方式虽然和金融企业有所区别,但管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比如金融机构强调服务意识,注重制度建设和严格规范的工作流程,引入项目管理理念,重视风险控制以及工作效率和结果导向,这对于美术馆的健康运营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毕竟不是金融机构,所以在运营管理中必须尊重文化艺术自身规律去开展工作,比如在机构、学者、艺术家、策展人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更多的考虑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充分讨论和协商,包容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想法,让他们在美术馆这个平台上碰撞出更有力量的东西。显然,把文化规律和金融经验有效结合起来,是我们美术馆运营管理的理想方法,也是我们正在探索的一条运营道路。

两年24展,北京民生能否成为帝都当代美术馆的“扛把子”?(图7)

两年24展,北京民生能否成为帝都当代美术馆的“扛把子”?(图8)

两年24展,北京民生能否成为帝都当代美术馆的“扛把子”?(图9)

6月25日下午,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

Hi:北京民生美术馆的展览更多为大型群展?美术馆展览偏向的类型是怎样的?艺术家和策展人是如何选择的?

周:我们是有清晰的展览线索的。我们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办馆理念,构建展览体系,主要是在当代艺术中的主题性研究、年鉴研究、艺术家个案研究、青年项目研究、国际交流五个方面展开线索。我们不存在特别偏向某种展览,也不存在特别青睐某种类型的艺术家或策展人。美术馆在开馆之初提出要有四个特性:学术性、先锋性、公共性、开放性,总的来说这也是就取舍展览的标准,凡是符合这四个特性的我们都会邀请或接纳,再根据具体情况探讨实施的可能性。

当然,我们非常重视展览背后的学术研究工作,希望美术馆呈现的是有学术含量的展览。比如每年举行的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这个系列展览是我们的品牌展览之一,也是持续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这个展览就体现了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方法:对当代艺术的梳理。朱青生教授带领的北京大学图像与视觉研究中心持续十几年,一直进行着“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编纂,记录着中国当代艺术每一年的历史进程。而2015年开始,我们美术馆和他们则一起把记录在书上的平面的历史,通过展览的方式进行立体的呈现,让每一个参观展览的人会对中国当代艺术每一年的风貌和变化有直观的感受和了解。我想这种展览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两年24展,北京民生能否成为帝都当代美术馆的“扛把子”?(图10)

两年24展,北京民生能否成为帝都当代美术馆的“扛把子”?(图11)

两年24展,北京民生能否成为帝都当代美术馆的“扛把子”?(图12)

2016年11月,“征兆:邬建安新作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一层开幕,展出了艺术家邬建安4组近40件大型作品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