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线上线下农产品展览融合发展(来源:中国农
日期:2015-10-12 16:21:39 / 人气:
2.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开发和推广展览
APP
展览APP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利用开放平台资源,实现基于O2O的会展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价值。其作用包括:实现会场实时定位,方向指引;通过统一通信平台,主办方、服务方、参展商进行信息及时发布和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更加有互动性的展会地图;实时的展会互动;链接网上展厅系统,通过APP在线下单购买农产品等。
3.微信公众、统一用户认证、通信平台微信公众帐号让粉丝的分类更加多样化,可以通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实现精准的消息推送。
展览微信公众平台将结合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一个帐号通行网上展馆、移动APP、微信公众平台,利用统一通信平台,主办方、服务商可以建立起一个互动营销平台,依托微信渗透个人现实社交圈,打造一个营销通路,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成为整个互联网信息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平台将集成接入QQ、微博等统一认证系统,形成一个用户数据库,为未来的大数据业务提供基础数据。
4.在线支付,物流配送或线下提货
用户可以在网上展厅、微展厅、APP系统平台进行在线预定、购买所需的农产品,通过支付宝、微信、银联等第三方支付系统进行在线支付与交易结算,利用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商家还可采用线上展厅在线预购农产品,线下展会上的展位进行二维码扫描提货的方式进行销售。也可在展位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完成付款提货。
5.农产品展会大数据管理,促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反馈并指导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互联网+”会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一个线上平台,将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线下展览合二为一,把线下参展的观众导入到线上,让他们能够产生持续的关注和互动,也为主办方和展商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基础。观众在参观时的行为特点以及农产品在线销售的数量、金额、售后评价等这些数据将成为农产品会展的核心,数据的沉淀和分析能够影响下一次农产品展会的邀约,可持续提升展会的投资回报率。
信息收集作为提供数据的基础,可以实现决策层信息反补。大数据可以统筹专项农产品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对专项农产品产业进行调整统筹,促进产销结构平衡,促进农业服务集约化管理。
6.互联网新媒体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电子商务网站运用新媒体手段做营销,最重要的是企业要和用户达成互动,聆听用户的声音、解决用户困难,更要有所反馈。
关于促进农产品实体展览与“互联网+”对接的若干建议
(一)线下农产品展览与线上农产品展览互为补充,融合发展。传统场馆的农产品展览展示展销,具有线上展览无可比拟的优势,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互联网为载体,传统营销模式是根基,“互联网+”模式是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展览为促进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模式,两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才能实现1+1大于2的效果,促进行业的发展。要积极引导农产品展览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二者不可偏废。
(二)加快简政放权步伐,适时将审批制调整为备案制。繁复的审批手续阻碍了农产品展览业蓬勃发展的前行步伐,适时推进简政放权、依法监管势在必行。应按照属地化原则,履行法定程序后,逐步将能够下放的展览会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至举办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并适时将审批制调整为备案制,率先在农产品展览行业试行。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行网上备案核准,提高行政许可效率和便利化水平。
责任编辑:雍敏
编辑:admin